2015-09-24 10:46:22 來源:云南省民族學會 作者:魏光啟36618
我的家鄉(xiāng)位于祥云縣東南部,地處大理、楚雄兩州的祥云、姚安、南華三縣交界處的普淜彝族山區(qū),普淜水庫和邵家水庫哺育著我長大,天峰山和大龍門山造就著我的品格。我是土生土長的普淜人,而且又在普淜工作了十六年。不知道是普淜水庫、邵家水庫、天峰山讓人們的腦海中有了普淜,還是因為普淜人的個性使人們銘記了家鄉(xiāng)的白蘿卜、馬鈴薯和火腿雜菜?
從記憶深處走來的畫面是:奶奶戴著黑色包頭,腳穿黃色膠鞋,身著叮叮鐺作響的彝族服飾,背上挎著沉甸甸的竹籃子,日暮時分趕集歸來,早早就守候在村頭的我們,眼盯盯地從竹籃里找尋自己的希望。
普淜“彝”。春天,背上自家精心腌制的,被炊煙熏烤得漆黑的火腿上街,饞了自家孩子的眼,也饞了自己和路人的雙眼。銷售火腿的時候,不會賣給出價最高的顧客,當然,也不會賣給最低的。假如他要價是十五塊半一斤,你就是給他十五塊五一斤,他永遠也不會賣的,除非是你給十五塊半一斤才賣。買東西的時候,一定專門挑選熟悉的人,即便昂貴些也樂意。夏天,用摩托車和拖拉機將水靈靈的白蘿卜和大個大個的馬鈴薯運往小鎮(zhèn),物美價廉,綠色天然食品,賣得讓蘿卜和土豆都樂開了懷。男的邊賣邊就著啤酒瓶咕嚕喝酒,女的臟著雙手啃著大白饅頭,身旁還有一兩個流著鼻涕口水美滋滋地啃著冰棍的“三毛”。將物品變成鈔票后,腰包一下子鼓了起來,激動萬分,也不曉得要買什么,只是一個勁地往人多的地方亂擠亂竄。直到累得滿頭大汗,肚子咕咕嚕嚕,才趕到米線店、牛羊肉館喝酒吃肉。秋天,烤煙、水果和糧食上市,松茸、野生菌、大白蕓豆和絞絲瓜子活躍了村寨和集市,彝家人仍然在大口吃肉,大碗喝酒。酒是彝山的性格,彝家漢子愛喝,姑娘小伙能喝,婦女、小孩也會喝。不喝不行啊,酒是彝家人的命根子,高興時喝,悲傷也喝,既不高興也不悲傷時候也開懷暢飲,日子是喝出來的,收獲也是喝出來的。路旁三五成群地躺著酒醉漢,人事不知,嘴里不斷地吐著穢物,大小的狗兒忙著來幫忙,吃完穢物,添盡了醉鬼的嘴巴,英雄漢們還會糊涂地推著狗嘴說:莫鬧了。最后的結局是狗也東一條西一條地醉倒在路旁。冬天,豐腴的婦女逐漸變瘦,男人和孩子的臉、手已經(jīng)粗糙開裂。宰殺年豬,請客吃飯的時候到了。上街買菜,男人一頭扎進飯館,在婦女的催促嘮叨聲中喝酒調(diào)侃,女人無奈只好自己知趣地同男人要錢買孩子、丈夫和自己所必需的內(nèi)褲、紐扣、花布以及生活必需品去了。太陽快要下山的時刻才好說歹說終于勸動醉醺醺的丈夫去買菜,買完后急匆匆趕著騾馬回家,男人照例邊走路邊喝酒,邊喝酒邊發(fā)著酒瘋,經(jīng)常因一句話惹得醉漢揪著女人的辮子,就是一頓毒打。女人們遭到打后,還是毫無怨言地攙扶著醉鬼回家。
彝家“怪”。彝家人會說話就會唱歌,能走路就能跳舞。逢年過節(jié)跳歌,婚慶喜宴也跳歌,喪葬祭祀仍然跳歌,只是內(nèi)容、主題和旋律各異,而且一跳通常就是通宵達旦,一唱就要盡興過癮。宴請賓客時注重酒、肉的質(zhì)量和數(shù)量。酒的種類不多,有足夠的啤酒和老白干就行;肉的種類可以只有豬牛羊雞魚即可。肉的原則是要吃夠、吃飽,酒一定要喝足,倒下的英雄漢不能少。彝家結婚前一天早上,新郎和媒人、長者必須將彩禮如數(shù)交給女方,也就是過禮。天黑后,新郎的“搶親”隊伍就開始出發(fā)了。跋山涉水埋伏在新娘的閨房前,趁女方家不防備的時候,新郎率領七八個彪形大漢,闖進閨房將新娘搶走。當然,女方的親友都會“拼命”追趕,一直追到新郎家為止。新娘是不會自己行走的,只有新郎和七八個彪漢輪換著背,而且還不能讓新娘的親友們追上,否則游戲宣告結束,必須重新“搶親”。搶回的新娘是不能和新郎同住的,夜晚新房里住著的是新娘和伴娘?;檠缃Y束,在親朋好友的陪同下回門,回的都是全門,也就是親友和新婚夫婦共同前往新娘的婆家吃一餐飯。早上回家,不帶任何東西,進門之前,必須飲一大碗“攔門酒”,包括女人和小孩子在內(nèi)。不能說不會喝,更不能不喝,但是不會喝的、喝不了的,只需要“意思”一下即可,主人是不會怪罪的。不然就進不了家門。飯后,要舉行“偷雞頭”活動,嗩吶響起來,老道師念起經(jīng)來,供桌上擺放著一盆煮熟的滾燙的被雞湯淹沒的雞肉,請一位反穿蓑衣,頭戴爛草帽的結婚男子扮演“老土地”,扛著一把舊鋤頭來偷雞肉,每次只能拿一至二塊,偷著雞肉就必須往門外跑,防止被打或被洗臉水潑到,吃完后再偷,一般三次左右就能夠偷到雞頭,不然就要偷到雞頭為止。旁邊的賓客會不斷地向“老土地”潑水,暗示他:下雨時刻,一定要回來放田水,插秧。賓客散去,新婚夫婦才能回到新郎家后方能圓房。
彝村“美”。秋收時節(jié),瓜果蔬菜漫山遍野,白蘿卜、馬鈴薯、大白蕓豆遠近聞名,絞絲瓜白茫茫的這山緊靠著那山,梨、蘋果、葡萄飄香,果實將頭探到路人的頭頂、身旁。不需要“少年閏土”去看守,如果你想品嘗,那么請放心地盡情地享用吧!彝家人是不會責怪你的。趕上收獲時候,主人定會向路人贈送一些。寨子的門窗、各家的門窗是永久不會關鎖的,也沒有聽說誰家遺失東西。誰家遇到大事小務,不用招呼,鄉(xiāng)鄰們都會竭盡全力地趕來出謀劃策、幫忙。宰殺年豬的時候,有些村寨都會集體行動,一天之內(nèi)解決全部胖豬。
彝寨“奇”。彝家人每年至少給祖先掃三才墓。大部分村寨老人過世后舉辦“五七”,即采用老人去世后“7ⅹ5=35”,第35天舉行悼念活動;可是有的村寨卻是運用“7+5=12”,在老人去世的第12天就宴請親朋好友進行悼念祭祀儀式。雞頭是彝家待客的最高禮遇,只有長輩和德高望重的人才有資格看。每家遇到大事小務,在宴席開始前,都要將雞頭、雞前、雞翅膀、雞后由當家人作一個揖,下半跪雙手恭恭敬敬地呈給長者,長輩們總是先相互推諉半天。最后,主人固請,德高望重的族長才勉強接受。其實,每個村寨能夠勝任看雞頭重擔的人不會超過三人。接過雞頭的長者,表情一下子嚴肅起來,挽挽衣袖,理理胡須,才動手撕雞頭。大人小孩都會洗耳恭聽長者的雞頭理論。雞舌軟骨看財運,上嘴殼看財門,下嘴殼看主人是否會吵架,頂蓋骨最有看頭,劈開兩半,左邊代表主人右邊暗示賓客,看主人賓客中近期是否會死人,有無病痛、六畜順否、有無災難等。聽眾中,有的睜著大眼,有的張著嘴巴,連口水都流到下巴也全然不知??措u頭的說到吉祥處,大家眉開眼笑;說到不吉利時,大家滿臉憂慮。就是會看雞頭的長者不在家,主人也一定將雞頭、雞前、雞翅膀、雞后送到他家中,等他指點迷津。